别告诉我你懂PPT:全新升级版

综合评级:
★★★★★

定价:
¥42.00

作者:
李治 作品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页数:
257

字数:
157000

ISBN:
9787540473587

书籍介绍

在职场中,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会做PPT很重要,会讲PPT同样重要!

  PPT可以改变工作形态、提炼工作方法,将工作内容化繁为简,让你的创意更形象、更有逻辑和条理、更专业、互动功能更强大。此书特意为那些辛苦工作、但苦于不懂PS、不会有效沟通的“傻把式”量身定做。

  作为2010年度亚马逊年度十大畅书、经管分类第一,当当网分类第一,地面店分类第一的《别告诉我你懂PPT》一书,改变了百万职场人构思、制作PPT的思路,PPT也让他们的工作更高效、沟通更顺畅,还改变了一大部分人的职场命运。

  2015版《别告诉我你懂PPT:全新升级版》,在原版基础上新增3万字、20张PPT、10个新案例,从零开始,系统学习构思、设计、制作与演示PPT,成为专业的思考者与实践者,全面展现你的职场价值。

作者简介

李治=栗子

  毕业于一所盛产国家领导和“恐龙”的学校,无奈属于后者。漂泊异国学习,后自愿卖身到一个严禁喝可口可乐(甚至说这四个字时,都要咬牙切齿)的公司。如今正在为知名品牌织“围脖”。

  洋插队10年间,借助PPT在大鼻子们面前露了一小脸:在高手云集的PK大赛中,10分钟轻取500美元奖金;工作后,PPT助她在公司大红大紫。现特将秘籍带回祖国,向职场中打拼的兄弟姐妹们晒宝。

目录

新版序:做好PPT,走遍职场都不怕

  不做专业的设计师,而做专业的思考者。

  第一章 构思整体:好故事完胜好模板1

  PowerPoint 的核心是什么? 是讲故事, 讲打动人心的powerful 故事! PPT 就像一面镜子,这些故事反射出了你做事的态度。

  第一节 构思PPT 的三大给力要素

  1.1 要素一:“站在听众的鞋里”想问题

  1.2 要素二:做听众“肚子里的蛔虫”

  1.3 要素三:为听众量身定制

  第二节 三大法宝揪住听众的心

  2.1 法宝一: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2 法宝二:提炼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2.3 法宝三:抓住听众内心的小共鸣

  第三节 做个任性的“标题党”

  3.1 必杀技一:工作热情+ 工作态度=感染听众

  3.2 必杀技二:想象力+ 创造力=牛× 的“标题党”

  第四节 寻摸出绝世好标题的五大源泉

  4.1 源泉一:成语、俗语或谐音玩个“偷梁换柱”

  4.2 源泉二:在特定时间点弄个“一语双关”

  4.3 源泉三:字形变化做到“画龙点睛”

  4.4 源泉四:字母缩写变化可以“别有洞天”

  4.5 源泉五:书名、电影名也能“意味深长”

  第五节 线索是故事的“好基友”

  5.1 好线索的妙处:事半功倍

  5.2 好线索的妙方:众里寻她

  5.3 好线索的妙用:恰到好处

  第二章 设计结构:让PPT 更有逻辑、更有条理

  用模板做出来的PPT 好像T 恤衫, 看着蛮有个性, 其实满大街都是。而真正的PPT 就像旗袍,只有量身定制的结构,才能衬托出故事线条的美。

  第一节 信息“高铁”:简单完整句

  第二节 PPT 骨灰级结构:总―分―总

  2.1“脊”:第一个“总”――概述

  2.2“架”:“分”――分论点

  2.3“尾”:第二个“总”――总结

  2.4 让思想飞驰起来的“电车轨道”

  第三节 PPT 达人级结构:递进

  第四节 PPT 大咖级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1 秘诀一:一针见血

  4.2 秘诀二:一事一议

  4.3 秘诀三:结构清晰

  第五节 细节决定成败:结构中不容忽视的细节

  5.1 没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第一印象:首页

  5.2 吊起听众的胃口:目录页

  5.3 让PPT 有自己的鼓点:过渡页

  5.4 是总结,更是升华:尾“升”

  第三章 丰满内容:让PPT 不但有血,更有肉

  把握简单的原则来填充PPT 内容,不但能够更快地制作PPT,更能增强演讲效果,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节 反PPT 党?只因为不得要领!

  第二节 水晶般清新的文字表达:更有节奏感的“咚恰恰”

  2.1 技巧一:四大原则

  2.2 技巧二:突出关键字

  2.3 技巧三:“四不要”

  第三节 拨云见日的数字表达:更客观、更真实、更有力

  3.1 要有章法:三种方式+ 三种应用

  3.2 要有意义:对比+ 说明

  第四节 深入浅出的概念表达:更形象、更具体

  4.1 对待新手:掰开了,揉碎了

  4.2 对待不同背景的听众:找准切入点

  第五节 行云流水般的流程表达:动?不动?

  5.1 动画的目的:让流程流动起来

  5.2 动画的用途:化繁为简,展示过程

  5.3 动画的制作:选择类型+ 排列组合

  第四章 霸占舞台:让PPT 为你“撑腰”

  有一个好的PPT“撑腰”,的确能让演讲者多

  几分自信。现在就是你小宇宙爆发的时刻,让这

  个生动、鲜活的PPT 赢得听众,改变你的命运!

  第一节 学而时习之,不亦PPT 乎

  第二节 出门前做好三件事,召唤出气场

  第三节 让紧张情绪见鬼去吧

  3.1 适应环境+ 调整内心

  3.2 最大的舞台+ 最令人窒息的角度,挑战它!

  第四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4.1 小变化:把听众的耳朵和眼睛“抓”过来

  4.2 小诀窍:让开场白更赞的六个办法

  第五节 你的舞台你做主

  5.1 眼神:“勾引”你的听众

  5.2 肢体语言:真正的世界通用语

  5.3 表情+ 语速+ 语调:起承转合,揪住听众的心

  第六节 回答问题不是脑筋急转弯

  6.1 四个办法,搞定各种问题

  6.2 答案不是想出来的,是准备出来的

前言

做好PPT,走遍职场都不怕

  不做专业的设计师,而做专业的思考者。

  一转眼,《别告诉我你懂PPT》已经快六岁了。我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当年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写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PPT 书,无论PowerPoint 发展到什么版本,我这本书中的原则都依旧适用。于是,你看到了一本和世界上所有的PPT 书都不一样的“分享书”,不讲按键,不讲动画制作,不讲设计,不附送模板。几年下来,尽管总体上的思路是对的,但以为一本PPT 书可以长命百岁的想法简直是太幼稚了。虽然这本书在悄然荣登“亚马逊2010 年年度十大畅销书”榜单之后,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量,累计销售超过30万册,但如今看来,书中很多内容和观点都值得推敲,这本书已经有升级换代的必要了!

  升级换代得从自己做起。这些年,我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我刚刚回国,带着海归和工科女的那股子轴劲儿,在外企做着技术工作,说话时还蹦着英文单词,对国情和大多数行业一无所知。《别告诉我你懂PPT》是我的处女作,当年差点儿没把编辑累死,一个字一个字地跟我较劲儿。在那个下了九场大雪的冬天,我们为这本书付出了比其他图书多几倍的精力,就连圣诞节我们都是一起吃包子加班度过的。

  好在辛苦没有白费,伴随着书的出版,我的生活也发生着变化。之后的几年,我转行做了市场和公关工作,混过甲方,也做过乙方;出版了另外两本书――《不懂项目管理,还敢拼职场》和《让营销更性感》,也取得了PMP(项目管理证书专业人士资格认证)证书,并拿到了北京大学传播学整合营销传播方向的硕士学位;去电台、网站做过节目,也在《非你莫属》节目中直面过张绍刚。如今回到美国母校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MBA。这些经历不能说都是美好的,但至少是让我成长的。

  在上一版的封面上,“以下人群请勿翻阅此书”下面的一行小字曾经引起很多人的质疑:“压根就不认为 PPT 能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凭PPT ?尽管很多人脑子里画着大大的问号,我还是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一点,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栗子”。从当年PPT 帮助在外留学的我克服语言障碍,赢得演讲比赛的大奖,到后来顺利进入500 强企业工作并得到领导的信赖,再到回国后,而立之年从技术工作转到市场工作,这一切都与PPT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更令我欣慰的是,这种改变命运的事情在我的读者身上也屡见不鲜,他们有的顺利拿到奖学金,有的工作转正或者晋升,还有的在演讲比赛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作为作者,我时常被这些幸福包围、滋润、感动。这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PPT 一定能改变命运!

  可如何改变命运呢?是不是需要把PPT 做得很炫呢?也许你和我一样,不会PS,是个程序盲,模板也只会到处去下载,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用PPT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能阻挡在我们充满自信地演讲时台下那充满信任的眼光和温暖的笑容。我们要做的不是专业的设计师,而是专业的思考者,通过PPT 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的价值。所以,如何组织和表达这些内容,才是本书的核心。

  光练不说傻把式。这本书相对于第一版,其特点是加入了如何准备演讲的章节。我知道我不是演讲大师,但这才是我分享的价值所在。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去广播站念稿子,回到班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说:“你以后不要再给全班同学丢脸了。”从那以后,我逃避在公开场合讲话,但是阴影还在。我第二次进广播站就是接受我国最大的广播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专访,书中我也分享了这段经历,这是一个普通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故事。

  这一次,无论是PPT 制作,还是演讲,我都不再期待“永垂不朽”,因为我自己也还“在路上”。和我其他所有的书一样,我只希望这本“分享书”真的能够帮到你,让我们一起成长。――栗子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