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两句“UED和产品设计”的理解

    作者:课课家更新于: 2015-11-03 13:30:58


     恍惚恍惚又来到了文章的学习,想必大家又有很多问题吧

     

    “UED和产品设计”这个话题不好写,我自己也在不断实践中,所以只能随便说两句。

     


    设计师要想其设计被用户所认可,首先要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我认为需求理解的程度,要抽象到用户的本质问题,也要具象到用户在每个场景下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 设计的前提是理解用户需求,这貌似是一个最基本的逻辑,但很多时候很难做到。比如Alibaba的设计师很难理解中小企业主的需求,设计师又有丰富的想像力,可以YY需求YY场景,能这样的产品包装
    YY一套完整逻辑的用户体验也算不错了。当然,N多人一起YY项目的时候,就不知道听谁的,设计师总是有和商业需求方争执的困扰。

    1、内容建设
    需要运营的产品,多是内容型的产品,无论网站还是app。受的影响,必须建立内容的标准,什么样的内容是好的,被提倡的;什么样的内容是不好的,不受欢迎的。
    建立标准有两种方法,首先是审核,将不适合的内容过滤掉;其次是推荐,通过人工筛选将优质的内容呈现在重要的位置,让其增加,目的是传播产品的内容价值观。与编辑工作不同的是,运营人员追求的并非只有流量,还有产品内容价值观的普及,通过内容价值观筛选用户群,与趣味相投的人总能聚在一起的道理一样。
    内容型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产生内容)型,如:微博,论坛,等。另一种是媒体型,传统门户网站等。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内容型产品,都需要运营人员对产品内容的掌控,依旧是那两板斧=审核+推荐。UGC型的产品,运营人员要做的就是引导用户群自发产出合适的内容,同时维护符合产品价值观的内容氛围。媒体型的产品,运营人员只要要尽力满足大部分用户群的口味就好了,基本思想是用户需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不过分。
    如果没有运营工作,内容就会形成,差的变得更差,劣质的内容驱逐优质的用户,目标用户难以在产品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垃圾内容泛滥,产品失去应有的控制。
    2、用户维护网站制作视频教程
    因产品性质不同,用户维护的手段各异。基本原则,一是建立完善机制,解决用户投诉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二是主动邀请有价值的用户来使用产品。
    第一批种子用户对任何UGC类产品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决定着产品的价值观,这批用户最好是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这利于口碑传播。对社区化的产品,用户维护包括调解用户群的矛盾,奖惩,等级分配,氛围等。
    对社交类的产品,用户维护包括身份审核,,用户关系,投诉等。
    用户维护是件繁琐的工作,很难作的考核,有的时候,你可能就只是刷用户的,然后统计给PM。本质来讲,用户维护是产品与用户群之间的情绪管理,即这款产品的公共关系管理。 以“管理员”虚拟角色直接面对用户的运营人员,在某种意义上代言了并与用户对话,他们面向高端用户或群体用户提供的客户服务,资源投入低而情感附加值高,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用户的和产品品牌形象。
    3、活动策划
    产品活动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内容导向的,引导用户产出符合要求的内容,借此传播产品的内容价值观。一种是社群导向的,通过煽动用户互动来推动社群关系的扩展,活跃社群氛围。一种是产品本位导向的,通过大众化的参与来普及产品特色,加强产品品牌。
    不论哪一种活动,都需要方案策划,页面设计,组织实施。都需要专业的运营人员营销实战来操作。所谓“专业”,不是指他点子多,点子鬼,而是指他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非常了解自己的用户,能结合产品特点和用户特点去策划组织活动,能控制好活动的氛围和节奏,最终为产品带来计划内的促进效果。



     那么如何理解用户的需求呢? 很多UED都在招用户研究员,邀请用户测试其新产品。这些其实是最基本的。就像开发程序要有QA一样,只是做品质保证。 设计师始终面临着如何设计的问题,首先还是如何理解用户需求的问题。 我的经验,还是那句话,“先把自己扮演成用户,多去用用吧。”这是在任何调研开始之前,甚至是看别人的调研报告之前所必需做的基础工作。 “自己去用用”这个可深可浅,套用刚才说的需求理解程度,拿Alibaba.com来举例,设定一个基本目标“拿到一份供应商的报价单”=用户的本质问题。在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中仔细记录自己为完成这个目标所做的动作和思考=用户在每个场景下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
    貌似我们经常邀请新员工做这样的网站体验,也有六七年的UED老人最近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Alibaba.com体验,大家可以感觉到不同,我们可以再多多实践。网络工程师教程
    当我们清晰的理解了用户需求之后,设计方案很多时候自己就蹦出来了。不过经常我们以为理解了用户需求,其实并没有抓住本质。我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忙一个新项目,在用户调研和体验了各种同类产品之后,脑子里总是形象化的冒出很多想法来,很多产品的细节在我眼前晃,整理给老板们的商业报告经历了十多个版本的PPT,勉强过关之后,我自己也还在纠结中。两位PD总监给了我很多帮助,给了一个貌似简单的方法,《思考的技术》。绕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金字塔式的逻辑穷举,逐项推导。推导的过程需要亲身体验和数据验证,但之前的假设金字塔,完全是靠逻辑思考力完成的。
    最近也看到UED的同学对数据分析很晕菜,拿到一堆数据不知道怎么论证自己的项目。 我的一个感受是,先有逻辑推导,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或多个假设,数据只是我用来论证这些假设的证据。 设计师们总是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从细节感知事物,这是我们的优势,要保持。 最近的一个感受,当我们正在要去开发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必须从用户的本质需求开始,用逻辑的方式逐项推导,这是产品设计的树根和树杆,经常在眼前晃的是产品设计的枝叶。 明确的逻辑确保我们的产品具备商业可行性,也让我们的设计能抓住用户的本质问题,逐步展开。
    也是最近和同事交流中的一点感悟,之前做产品,考虑了很多产品细节,包括交互细节,甚至视觉细节,靠这些去和强大的竞争对手拼。但我们始终没想清楚一点,用户凭什么来用我们的产品? 把我们大量的精力耗费在交互细节,视觉细节上,靠这些去PK互联网领域最成熟的产品最强大的对手,希望渺茫。所以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之初需要尽力避免细节问题的纠结,经常问问用户的本质需求是什么,推导的逻辑是什么。
    UED和产品设计,这个话题今天就说这些吧,以后再聊。
    作者:panda
     更多视频课程文章的课程,可到课课家官网查看。我在等你哟!!!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