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大数据新技术趋势和中兴通讯的长期实践,对大数据技术提出系统的理解,对大数据研究提供了初步的思路和建议。
本书首先从大数据的需求和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大数据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处理,以及大数据的可视化进行了充分的探索。
序
前 言
第1章 云计算 1
1.1 云计算定义 1
1.2 云计算发展历史 2
1.3 云计算的特征 3
1.4 it建设的云计算趋势 4
1.5 云计算模型 6
1.6 iaas 7
1.7 计算虚拟化简介 9
1.7.1 计算虚拟化 9
1.7.2 计算虚拟化的作用 101.7.3 计算虚拟化解疑 10
1.7.4 计算虚拟化厂家 121.8 存储虚拟化简介 131.8.1 存储虚拟化 131.8.2 存储虚拟化的特点 141.8.3 自动精简配置 141.8.4 存储虚拟引擎 151.9 网络虚拟化简介 151.9.1 网络设备虚拟化 151.9.2 链路虚拟化 16
1.9.3 虚拟网络 171.9.4 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 18第2章 计算虚拟化技术 192.1 计算虚拟化技术简介 192.1.1 hypervisor虚拟化 192.1.2 容器虚拟化 232.2 kvm 252.3 xen 272.4 Vmware 272.5 docker 292.6 计算虚拟化技术对比及应用场景 322.7 计算虚拟化与云管理平台的关联实现 342.7.1 libvirt-kvm 342.7.2 libvirt-docker 352.7.3 xenapi 352.7.4 vmware driver 372.8 小结 40第3章 存储虚拟化技术 413.1 ceph简介 413.2 ceph的架构 423.2.1 rados集群存储节点 433.2.2 librados库 473.2.3 radosgw 483.2.4 rbd 493.2.5 ceph fs 503.3 ceph和openstack 50
3.4 ceph的部署 513.4.1 部署需要准备的系统环境 513.4.2 ceph部署的步骤 523.5 分布式文件系统 543.6 Swift对象存储 563.7 存储网关技术 573.8 对象存储方案简介 583.9 小结 62第4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 634.1 sdn架构简介 634.1.1 openflow标准 654.1.2 openstack与sdn集成 664.1.3 opendaylight 674.2 ovs与Linux bridge 714.2.1 open vswitch虚拟网络 714.2.2 linux bridge 74
4.3 overlay协议 744.3.1 vxlan 754.3.2 nvgre 794.3.3 vxlan与nvgre的异同 814.4 虚拟网络设备 814.4.1 firewall 814.4.2 loadbalance 824.4.3 dvr 854.5 小结 86第5章 桌面 & 应用虚拟化 875.1 概述 87
5.2 桌面虚拟化 89
5.2.1 应用场景 89
5.2.2 系统架构&原理 89
5.2.3 关键技术 90
5.3 应用虚拟化 100
5.3.1 应用场景 100
5.3.2 实现原理 101
5.3.3 关键技术 102
5.3.4 典型厂商产品 102
5.4 voi 108
5.4.1 基本概念 108
5.4.2 vdi & voi 比较 108
5.5 小结 109
第6章 云管理平台概述 110
6.1 主流云管理平台对比 111
6.2 openstack简介 115
6.2.1 openstack设计原理和体系结构 115
6.2.2 openstack社区和项目开发流程 119
6.2.3 openstack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20
6.3 openstack入门体验 123
6.3.1 初探openstack 123
6.3.2 创建openstack 虚拟机实例 124
6.3.3 创建虚拟机流程概述 126
第7章 通用云平台部署 130
7.1 背景 130
7.2 公有云 131
7.2.1 概述 131
7.2.2 公有云典型服务 132
7.2.3 公有云平台比较 134
7.3 私有云 138
7.3.1 概述 138
7.3.2 建设私有云需要考虑的问题 139
7.3.3 基于openstack搭建私有云 140
7.4 混合云 143
7.4.1 概述 143
7.4.2 典型场景 146
7.4.3 主要挑战 148
7.4.4 架构 151
7.4.5 关键技术 153
7.4.6 混合云业务部署实践 156
7.5 小结 158
第8章 nfv云部署 159
8.1 nfv概述 159
8.1.1 nfv定义 160
8.1.2 与sdn的关系 161
8.1.3 nfv的技术基础 162
8.1.4 nfv的挑战 162
8.2 nfv架构 164
8.2.1 nfv 架构框架 164
8.2.2 nfv 典型用例 168
8.3 nfv关键组成 170
8.3.1 nfv 基础设施 170
8.3.2 nfv 管理和编排 171
8.3.3 nfv 软件架构 173
8.3.4 nfv 可靠性和可用性 174
8.3.5 nfv 性能和可移植性 175
8.3.6 nfv 安全 175
8.4 nfv性能提升关键技术 176
8.4.1 sr-iov虚拟化技术 176
8.4.2 numa多通道处理 178
8.4.3 dpdk包处理技术 178
8.5 小结 179
第9章 业务链实现技术 180
9.1 概述 180
9.2 业务链基本概念 180
9.3 ietf sfc架构简介 1819.3.1 sfc包解析 182
9.3.2 业务功能链的相关动作 184
9.4 云数据中心业务链实现方案 185
9.4.1 业务功能的创建过程 186
9.4.2 基于traffic steering进行业务链引流 187
9.4.3 api 188
9.4.4 业务链示例 193
9.5 小结 194
第10章 paas平台 195
10.1?paas平台概述 195
10.1.1 paas定义 195
10.1.2 paas的功能与特点 196
10.1.3 paas的应用场景 196
10.1.4 业界开源paas平台 197
10.2?cloud foundry平台 197
10.2.1 cloud foundry的功能和特点 197
10.2.2 cloud foundry社区现状 199
10.2.3 cloud foundry应用场景 200
10.3 cloud foundry架构和功能 200
10.3.1 cloud foundry架构 201
10.3.2 router 202
10.3.3 uaa 202
10.3.4 cloud controller 203
10.3.5 health manager 203
10.3.6 dea 203
10.3.7 message bus 204
10.3.8 metrics & logging 204
10.3.9 buildpack 204
10.3.10 service broker 206
10.3.11 cloud foundry v1与cloud foundry v2的区别 207
10.4 cloud foundry工作机制 207
10.5 cloud foundry应用部署与使用 209
10.6 cloud foundry v3 212
10.7 cloud foundry与容器 213
10.7.1 cloud foundry的容器技术 213
10.7.2 warden与docker 215
10.8 cloud foundry与openstack 215
10.9 小结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