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详细的MySQL高可用方案

    作者:课课家教育更新于: 2019-08-05 09:21:03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 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 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数据共享性不仅满足了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MySQL高可用,顾名思义就是当MySQL主机或服务发生任何故障时能够立马有其他主机顶替其工作,并且最低要求是要保证数据一致性。

    介绍详细的MySQL高可用方案_数据库_数据管理_数据结构

    概述

    MySQL高可用,顾名思义就是当MySQL主机或服务发生任何故障时能够立马有其他主机顶替其工作,并且最低要求是要保证数据一致性。因此,对于一个MySQL高可用系统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 数据一致性保证--这个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前提,如果主备的数据不一致,那么切换就无法进行,当然这里的一致性也是一个相对的,但是要做到最终一致性。
    • 故障快速切换--当master故障时这里可以是机器故障或者是实例故障,要确保业务能在最短时间切换到备用节点,使得业务受影响时间最短。
    • 简化日常维护--通过高可用平台来自动完成高可用的部署、维护、监控等任务,能够最大程度的解放DBA手动操作,提高日常运维效率。
    • 统一管理--当复制集很多的情况下,能够统一管理高可用实例信息、监控信息、切换信息等。
    • 高可用的部署--要对现有的数据库架构无影响,如果因为部署高可用,需要更改或者调整数据库架构则会导致成本增加。

    MySQL MHA

    MHA是一位日本MySQL大牛用Perl写一套MySQL故障切换方案,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高可用,在宕机的事件内(通常10-30秒),完成故障转意,部署MHA,可避免主从一致性问题,节约购买新服务器的费用,不影响服务器性能,易安装,不改变现有部署架构。

    MHA(Master HA)为MySQL主从复制架构提供了automating master failover 功能。MHA在监控到master节点故障时,会提升其中拥有最新数据的slave节点成为新的master节点,在此期间,MHA会通过与其它从节点获取额外信息来避免一致性方面的问题。MHA还提供了master节点的在线切换功能,即按需切换master/slave节点。

    相较于其它HA软件,MHA的目的在于维持MySQL Replication中Master库的高可用性,其最大特点是可以修复多个Slave之间的差异日志,最终使所有Slave保持数据一致,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充当新的Master,并将其它Slave指向它。

    应用场景

    一主多从的环境下,MySQL的主从复制是异步或是半同步。

    Master发生故障的时候,有可能一部分(或者全部)的Slave未能获取到最新的binlog,造成Slave之间的binlog转发发生偏差。

    如下图所示,Master宕机之后,id=102的binlog未能被发送到任何一个Slave上,id=101的binlog只有save2上有,slave3上未能收到id=100和id=101的binlog

     

     

    如果想要正确恢复:

    • Master必须发出的ID=102的binlog
    • 还要消除各个Slave之间的差异性

    而MHA可以全自动的处理以上这些问题。

    MHA架构

    MHA架构如下:

    可实现master工作状态的监控以及宕机时的故障转移

    MHA原理

    MHA原理如下图:

    • 1、等待SQL线程执行完毕
    • 2、解析最新的Slave上的中继日志(relay log)的日志头(log Header),为其他各个服务器确定出差异位置
    • 3、将i1-->i2-->X 全部组成一个二进制日志

    MHA的主要特性

    • 从master的监控到故障转移全部都能自动完成,故障转移也可手动执行
    • 可在秒级单位内实现故障转移
    • 可将任意Slave提升至master
    • 具备在多个点上调用外部脚本(扩展)的技能,可以用在电源OFF或者IP地址的故障转移上。
    • 安装和卸载不用停止当前的mysql进程
    • MHA 自身不会增加服务器负担,不会降低性能,不用追加服务器
    • 不依赖Storage Engine
    • 不依赖二进制文件的格式(不论是statement模式还是Row模式)

    MHA组件

    1、 Manager工具:

    – masterha_check_ssh : 检查MHA的SSH配置。

    – masterha_check_repl : 检查MySQL复制。

    – masterha_manager : 启动MHA。

    – masterha_check_status : 检测当前MHA运行状态。

    – masterha_master_monitor : 监测master是否宕机。

    – masterha_master_switch : 控制故障转移(自动或手动)。

    – masterha_conf_host : 添加或删除配置的server信息。

    2、 Node工具(这些工具通常由MHAManager的脚本触发,无需人手操作)。

    – save_binary_logs : 保存和复制master的二进制日志。

    – apply_diff_relay_logs : 识别差异的中继日志事件并应用于其它slave。

    – filter_mysqlbinlog : 去除不必要的ROLLBACK事件(MHA已不再使用这个工具)。

    – purge_relay_logs : 清除中继日志(不会阻塞SQL线程)。

    3、自定义扩展:

    -secondary_check_script:通过多条网络路由检测master的可用性;

    -master_ip_failover_script:更新application使用的masterip; (需要修改)

    -shutdown_script:强制关闭master节点;

    -report_script:发送报告;

    -init_conf_load_script:加载初始配置参数;

    -master_ip_online_change:更新master节点ip地址;(需要修改)

    总结

    目前MySQL高可用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比如MMM,heartbeat+drbd,NDB Cluster等。还有mariadb的Galera Cluster,以及MySQL 5.7.17 Group Replication等。这些高可用软件各有优劣。在进行高可用方案选择时,主要是看业务对数据一致性方面的要求。不过出于对数据库的高可用和高可靠的要求,个人比较推荐使用MHA架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以 内模式为 框架所组成的数据库叫做物理数据库;以 概念模式为框架所组成的数据叫概念数据库;以外模式为框架所组成的数据库叫用户数据库。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