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课堂】第49课—— 面向对象(3)

    作者:在线学习平台更新于: 2014-09-30 10:05:55

    大神带你学编程,欢迎选课

    面向对象是比较复杂的概念,初学很难理解。我曾经对人夸张地说,面向对象是颠覆你编程三观的东西,得花上不少时间才能搞清楚。我自己当年初学Java的时候,也是折腾了很久才理清点头绪。所以我在前面的课程中没有去提及类和对象这些概念,不想在一开始给大家造成混淆。

     

    在刚开始编程的时候,从上到下一行行执行的简单程序容易被理解,即使加上if、while、for之类的语句以及函数调用,也还是不算困难。有了面向对象之后,程序的执行路径就变得复杂,很容易让人混乱。不过当你熟悉之后会发现,面向对象是比面向过程更合理的程序设计方式。

     

    今天我用一个例子来展示两种程序设计方式的不同。

     

    假设我们有一辆汽车,我们知道它的速度(60km/h),以及A、B两地的距离(100km)。要算出开着这辆车从A地到B地花费的时间。(很像小学数学题是吧?)

     

    面向过程的方法:

    speed = 60.0

    distance = 100.0

    time = distance / speed

    print time

     

    面向对象的方法:

    class Car:

        speed = 0

        def drive(self, distance):

            time = distance / self.speed

            print time

     

    car = Car()

    car.speed = 60.0

    car.drive(100.0)

     

    看上去似乎面向对象没有比面向过程更简单,反而写了更多行代码。

     

    但是,如果我们让题目再稍稍复杂一点。假设我们又有了一辆更好的跑车,它的速度是150km/h,然后我们除了想从A到B,还要从B到C(距离200km)。要求分别知道这两种车在这两段路上需要多少时间。

     

    面向过程的方法:

    speed1 = 60.0

    distance1 = 100.0

    time1 = distance1 / speed1

    print time1

     

    distance2 = 200.0

    time2 = distance2 / speed1

    print time2

     

    speed2 = 150.0

    time3 = distance1 / speed2

    print time3

     

    time4 = distance2 / speed2

    print time4

     

    面向对象的方法:

    class Car:

        speed = 0

        def drive(self, distance):

            time = distance / self.speed

            print time

     

    car1 = Car()

    car1.speed = 60.0

    car1.drive(100.0)

    car1.drive(200.0)

     

    car2 = Car()

    car2.speed = 150.0

    car2.drive(100.0)

    car2.drive(200.0)

     

    对比两种方法,面向过程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计算全部放在一起,当功能复杂之后,就会显得很混乱,且容易产生很多重复的代码。而面向对象,把一类数据和处理这类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个类中,让程序的结构更清晰,不同的功能之间相互独立。这样更有利于进行模块化的开发方式。

     

    面向对象的水还很深,我们这里只是粗略一瞥。它不再像之前print、while这些概念那么一目了然。但也没必要对此畏惧,等用多了自然就熟悉了。找一些实例亲手练练,会掌握得更快。遇到问题时,欢迎来论坛和群里讨论。

     

     

    文章来源于Crossin,由课课家在线学习平台整理,转载请注明。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