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用户及权限管理剖析

    作者:课课家教育更新于: 2017-05-05 10:57:03

      欢迎大家阅读本篇文章,其实太多的争论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认识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想必对于很多“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是高手”才去使用Linux的用户来说,用“和Windows很象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是个很丢人的事情。本次课课家教育平台为大家带来关于Linux用户及权限管理剖析,大家要认真阅读!

    关于Linux用户及权限管理剖析_系统用户_管理员_Linux_课课家教育

      1.Linux中的用户:

      Linux是一个多用户(multi-users)、多任务(multi-tasks)的操作系统。因此通过终端登陆系统需要,相应的机制,来进行管理、使用计算机系统资源。

      一般都需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

      (1)认证(authentication)

      解决什么人可以登陆使用计算机资源

      (2)授权(authorization)

      解决用户登陆后,其能使用计算机中的什么资源,能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3)审计(audition)

      记录用户所进行的相关操作的信息

      2.linux中用户的划分:

      Linux中的用户等级大概是分为两级:超级用户即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其中普通用户,按照系统程序运行机制及安全性,又可划分为:系统用户和登陆用户。系统用户,不能登录系统,以其身份运行的程序,仅在后台以进程的方式作为服务运行。登陆用户,可以登陆终端,并通过交互接口,与其他程序或文件,进行交互。

      用户标识(UID):

      计算机更容易理解的往往是二进制数据,因此,我们使用16位二进制数字来唯一标识用户,即UID。UID是0--65535.管理员的UID为0,普通用户的UID为1--60000.普通用户中的系统用户UID为1--499(centos6),1--999(centos7);普通用户中的登陆用户UID为500--60000(centos6),1000--60000(centos7).

      名称解析:

      在计算机中经常会用到,如用户名<--->UID,他们之间的相互解析。解析需要相应的解析库来提供比较对照,有户名与UID的解析库是文件/etc/passwd

      3.linux中的组:

      按照划分的标准不同,可分为:

    管理员组和普通用户组;基本组和附加组:私有组和公共组。

      管理员组和普通用户组;基本组和附加组:私有组和公共组。

      基本组和私有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创建用户时自动创建的与用户同名的组。

      附加组和公共组,可简单理解为,自己的用户加入到其他用户的基本组。

      组对应的解析库是/etc/group这个文件。

      4.密码策略及加密算法:

      一般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大都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使用随机密码;密码尽可能满足一定的长度;尽可能满足使用的字符集要求;最总要是定期更换

      密码的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单向加密(提取数据的特征码,不可逆的)

      5.Linux中重要的用户和组的解析库文件解析:

      /etc/passwd 文件解析:(每行7段)

      name:password:uid:gid:gecos(用户的注释信息):home(用户的家目录):shell

      /etc/shadow 文件解析:(每行9段)

      用户名:

      加密的密码段:

      最近一次更改密码的时间:

      密码最短使用期限:

      密码最长使用期限:

      警告期限:

      非活动时间:

      过期时间:

      保留字段

      /etc/group 文件解析:

      groupname:password:gid:userlist(一次为附加组的用户的列表)

      6.用户和组的管理命令:

      groupadd 添加组命令

      基本用法:groupadd [选项]... 组名

      常用选项:-g gid :添加组的同时制定GID

      -r :创建一个系统组

      列如:#groupadd -g 3306 mariadb

      #groupadd -r archlinux

      groupmod 修改组命令

      基本用法:groupmod [选项]... 组名

      常用选项:-g gid :修改组的UID

      -n newgroup:修改组的名字

      示例:#groupmod -g 3307 mariadb

      #groupmod -n MySQL mariadb

      groupdel 删除组

      基本用法:groupdel [选项]... 组名

      useradd 创建用户命令

      基本用法: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u uid : 创建用户同时指定用户的UID

      -g gid : 创建用户的同时指定其基本组GID

      -r : 创建一个系统用户

      -c comment : 创建用户时标注注释信息

      -d dir :创建用户时指定家目录的路径

      -s shell : 创建用户时指定默认登陆shell(最好是/etc/shells中有的)

      -G gid :创建用户时指定这个的附加组,有多个附加组有逗号隔开

      -M :创建用户时不创建用户家目录

      -D : 显示添加用户时的默认属性或设置更改默认属性

      -f :非活动期限,0:非活动启用 -1:非活动禁用

      实例:#useradd -u 1008 -g 1008 gentoo (此组要事先存在)

      #useradd -r fedora

      #useradd -c 'slackware linux' slackware

      #useradd -d /var/tmp/debain -s /sbin/nologin debain(最好是SELinux关掉)

      #useradd -G gentoo,slackware zen

      #useradd -M Docker

      #useradd -D -f 0 修改的是/etc/default/useradd文件中的值

      usermod 修改用户相关属性的命令

      基本用法: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u uid : 更改用户的uid

      -g group :更改用户的基本组

      -G -a :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否则回覆盖),更改用户的附加组

      -c comment:更改注释信息

      -d -m :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更改家目录,并将家目录中的文件一起转移

      -l newname: 更改新的用户名

      -s shell:更改用户的shell

      -L :锁定用户

      -U : 解锁用户

      实例:#usermod -g zen docker

      #usermod -aG zen,slackware mysql

      #usermod -d /path/to/mysql -m mysql

      #usermod -l mysqldb mysql

      userdel 删除用户命令

      常用选项:-r :删除用户同时其家目录的文件一起删除,默认不删出家目录文件

      passwd 密码管理命令

      基本语法:passwd [选项]... [用户]

      常用选项:-l :锁定用户

      -u : 解锁用户

      -d : 删除密码

      -e data :密码过期期限

      -i days :非活动期限

      -n days :密码最短期限

      -x days :最长期限

      -w days :警告期限

      --stdin :从标准输入获取,作为密码

      实例:#echo 'centos' | passwd --stdin username &> /dev/null

      gpasswd 组密码管理命令

      基本语法:gpasswd [选项]... [组名]

      常用选项:-a username :向组中添加用户

      -d username ; 从组中删除用户

      不加选项,直接给当前用户组或指定组,设置密码。组密码,常用于某用户需要登陆或临时切换至某组时使用;如果某用户是某组的成员,则不需要密码直接可以登陆或切换。

      newgrp 用户登陆或临时切换至一个组的命令

      实例:#newgrp - group #登陆group组

      #newgrp group #临时切换至group这个组

      chage 更改密码的过期期限信息

      基本用法:chage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l :列出用户的密码期限信息

      -d :上次密码修改的日期

      -E :过期期限

      -W :警告期限

      -m :最大期限

      -M :最长期限

      -i :非活动期限

      id 显示实际和有效的ID

      基本用法:i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u:显示UID

      -g :显示gid

      -G :显示基本组和附加组的gid

      -n :结合前面的选项,显示名称而非ID

      su 切换用户命令

      登陆式切换

      非登陆式切换

      常用选项:-c ‘command’不切换登陆,仅以指定用户的身份运行此处指定的command命令

      实例:#su - username -c 'whoami'

      知识分享: Linux中用户管理一、原理了解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用户和组像一个国家。如果国家要繁荣昌盛的话,需要治理得当,需要有主席或者总统,以及地方官员和老百姓组成。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用户和组像一个国家。如果国家要繁荣昌盛的话,需要治理得当,需要有主席或者总统,以及地方官员和老百姓组成。在linux中如果你对安全需求比较苛刻,完全可以限制用户的各种行为,不同用户的权限是不同的。

      在linux中系统中,它并不认识帐号名称。它认识的是我们的帐号ID,帐号ID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中。我们在登录linux主机时,在输入完帐号和密码时,linux会先查找/etc/passwd文件中是否有这个帐号,如果没有则跳出,如果有的话,他会读取该帐号的user ID和group ID同时该帐号的根目录和shell也读了出来。然后在去核对密码表,在/etc/shadow中找出我们刚刚输入的帐号和userID,核对我们输入密码是否正确。一切正确我们可以登录到当前用户shell。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一些基本的概念。

      在我们的linu中各个用户以权限来区分

      Linux中一般有三种用户:

      1、超级用户root:具有最高的权限,UID=0,GID=0

      2、系统用户:主要服务于系统应用,维护系统运行,不能登录。例如:uucp

      daema等。

      3、普通用户:登录的用户

      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的集合。例如,我们的ubuntu组

      小结:目前linux各个方面海没有WINDOWS完善但是linux的前景还是很明朗的 至少现在在服务器领域它还是让微软惧怕的。还有我自己的的私人口号:学好linux,挑战年薪十万!当然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方面的详细内容,课课家教育平台欢迎大家咨询!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