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之地”有哪些“异与同”?新加坡能否成亚洲创业国度?

    作者:课课家教育更新于: 2016-06-20 11:02:06

      新加坡,一个东西交汇的世界城市,去年刚庆祝完50周年诞辰。如果将它当作一家初创公司,那么它可能是近来历史上最成功的初创公司之一。

    “弹丸之地”有哪些“异与同”?新加坡能否成亚洲创业国度?_互联网_课课家

      但近几年,这个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正在不断重塑自我。思考着该如何让风险规避的这代人转变成充满活力的创业群体,打造其科技创投生态。

      新加坡本土市场虽小,但它是连接全球一半人口市场的十字路口。很多初创公司将总部设在新加坡,使其成为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跳板。

      去年,新加坡政府在美国硅谷设立Block 71 SF,强化新加坡与美国创新生态体系的关联;同时向伦敦学习如何将金融中心塑造成国际创业科技城;更重要的是,政府热衷于向人口只有800万的小国以色列“取经”。

      如果说以色列是沙漠中的奇迹,那么新加坡也算是绝地逢生的代表,曾被马来西亚“抛弃”而不得不独立建国。这个人口不足600万,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国度在李光耀的精心规划下,演变成了当今人均5万多美元的发达经济体。

      此前,新加坡向以色列学习了污水处理技术,效仿了以色列强制兵役制度。现今,为构建一个创业国度,新加坡政府也开始在风投资本补贴,及科研商业化等层面加大了扶持力度。

      那么这两个“弹丸之地”有哪些“异与同”?新加坡能否缔造下一个奇迹,成为亚洲的创业国度?

                                                                                 TechinAsia Singapore 2016峰会现场

      政府:从“跨国企业的总部之地”跨越至“中小企业的创业之都”

      跨国企业通常将海外研发中心设在以色列,英特尔早期的微处理芯片是在以色列制造的,不在加州;如果设立其亚洲总部,那么首选的会是新加坡。阿里的云数据中心,LinkedIn的数据中心都设在这座花园城市。

      政府对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如公司整体费用中的一半由政府承担,同时补贴七成建立物流体系的费用。

      而近几年,随着创业浪潮的兴起,新加坡嗅到了创新创业对撬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潜力。政府因此推出一系列扶持初创公司的政策。前不久,财政部长Heng Suee Keat在2016预算会上称,为帮助中小企业,政府将现有的企业所得税退税从30%提升至50%。

      新加坡信息发展局也为初创公司提供各类合作项目,对审核通过的项目提供50%的研发补贴。新加坡税务局推出的一项旨在鼓励提高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力的信用基金,如电脑等能提升生产力的资产投入有40%可以向政府报销。

      思维:规避风险的思维如何转换为“内生创业动力”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成犹太人个性,那就是“Chutzpah”,爱发问,爱辩论,爱冒险,敢于挑战权威。挑战约定俗成的东西,摆脱思维条条框框的束缚已成了他们的一个习惯。

      另外,军队也塑造了犹太人的个性,教会了大家团队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如果战场上所有人都倒下了,只剩下最后一名士兵,那他就是军官,相信每个人都有领导力的基因,军队管理也是扁平的,打破规则。

      而在华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不习惯挑战权威,打破规则,年轻人冒险意识不强,更多是去规避风险,当然,这也与社会环境对失败容忍度低有关,整个生态没教会他们如何去适应变化。

      另外,从产业结构层面来讲,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金融,物流,旅游相关的体面工作,收入可观,所以本土年轻人似乎缺乏创业激情和内在动力。

      人才:技术人才匮乏

      面对周边的军事威胁,以色列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非常成熟的军事技术;自然资源的匮乏也使得以色列科学家不得不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如滴灌技术和太阳能技术。政府也资助重要的科研项目,使其商业化。

      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政府开创了一个孵化器项目,充分利用来自俄罗斯的75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物理学家。 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开设了六个孵化器,旨在将新来的人才与本土人才进行整合,并通过创业促进早期科技发展。政府构建的经济基础设施为以色列技术沉淀发挥了很大作用。

      新加坡创业者的教育水平可与以色列的相媲美,但技术人才匮乏是其一大短板。尽管有高效的移民体系,也吸引了一批来自中国名校和印度IIT的高端技术人才,但本土两所跻身于世界之林的高校技术人才供给不足,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仍然稀缺。

      对此,新加坡信息通信部近日宣布,会留出1.2亿新元来训练信息和通信科技专业人才。同时,他们会与更多私立机构和行业玩家合作来推动科技加速器TechSkills Accelerator的发展。

      另一方面,谷歌为实现“下个十亿”目标,将计划在新加坡建立工程师团队,因为新加坡最有可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十亿用户”的地方。这将有助于开拓新加坡技术人才,但人才塑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市场:连接全球一半人口的十字路口

      以色列本土市场小,所以初创公司一开始就放眼全球市场。

      新加坡本土市场更小,但它是连接全球一半人口的十字路口。此前考虑扎根于东南亚市场的初创公司会将总部设在新加坡。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公司将中国和印度作为其目标市场。人才的涌入有助于正向的积累循环,但如何让这些人才在本土生根发芽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投资:创投生态还年轻,B轮C轮融资难

      1993年,以色列政府创办Yozma项目吸引外资,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刚开始,Yozma由十家新的风投基金组成,每家管理着2000万美元,政府基金出资四成,剩余资本由外资提供。这个项目当时吸引了很多来自欧美的风投人士。

      以色列政府鼓励和支持外资流入,并对此少有限制,除了涉及到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投资。

      期间,以色列本土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Pitango, Carmel, Canaan Partners Israel, Magma Venture Partners等,他们投资战略非常聚焦,即投本土高科技初创公司。

      论投资,新加坡最值得称道的是淡马锡(Temasek)。这家由李光耀于1974年创办的主权投资基金,在过去的一年里,向当地风投市场注资1.9亿新元,向其子公司Vertex Venture注资1亿新元,并将9000万新元注资其他四家当地风投机构,包括NSI Ventures, Monk's Hill Ventures, Jungle Ventures和GGV。

      迄今为止,淡马锡全球版图之广超乎很多人想象,它控股的公司囊括了新航、星展银行、新加坡电信、新加坡电力、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等,而这些几乎都是主导新加坡经济命脉的公司。

      1999年,政府创立了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旨在鼓励海外VC来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是非常活跃的直接投资人,通过政府相关的机构如淡马锡,新加坡信息发展局和新加坡科技集团,为科技公司提供种子和早期阶段的投资,引导海外VC跟投,并为这些海外VC做LP。

      但若细数新加坡近十年大手笔退出案例,还是屈指可数。2013年,视频网站Viki被日本电商巨头乐天以2亿美元收购,可能算是新加坡初创项目中最成功的退出。

      当然,新加坡也孕育了两大独角兽公司,一家是腾讯控股的东南亚最大的游戏公司Garena Online,另一家刚被阿里收购的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 Group。同时,已实现规模化的公司还包括房地产门户网站PropertyGuru,移动平台的二手物品交易社区Carousell,P2P私家车租借服务公司iCarsclub等。

      另外,作为全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是全球资本的重要集散地之一。2014年,金融和保险业占新加坡GDP的12.5%。而近来,由于金融基础设施,专业性,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和资金准入等层面因素,新加坡正在成为Fintech公司开始其商业的首选之地。

      虽然新加坡金融和政治环境稳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完善,初创公司愿意在新加坡开发他们的专利产品。但整体而言,新加坡创投生态还比较年轻,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有限。

      Garena总裁Nick Nash在本周的Echelon峰会上称,新加坡不缺天使轮和种子轮资本,但B轮,C轮融资就比较困难。他表示,初创公司融到一千万不难,难的是融到三千万甚至更多。很多时候项目后期融资更多靠国际投资人。

                                                                         e27举办的Echelon Asia Summit 2016峰会现场

      新加坡用了50年时间缔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一个东西交融的世界级城市。那么下一个50年,新加坡能否再次缔造奇迹,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创业国度?

      从近期两大科技媒体TechinAsia和e27在新加坡举办的两次年度活动来看,政府的努力似乎已有成效,除了吸引全球各地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本土年轻人的创业激情也在慢慢被点燃。

      但政府单方面的补贴政策从长远来看会是一把双刃剑,政府可以构建经济基础设施,资助重要的科研项目,使其商业化。但同时得“少管”。

      因为真正可持续的是,激发本土新加坡人的内在动力,培养创业基因,创业文化,使其实现思维蜕变,让他们敢于梦想,敢于失败,敢于迎接大挑战。

      正如硅谷人永远强调的那句,“一个良好的创投生态应该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