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孤岛”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课课家教育更新于: 2016-06-16 13:35:20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了解信息孤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简单一点说,就是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信息孤岛”造成的原因是什么_企业信息化_信息系统_课课家

      二、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1.进行企业信息化化建设的目标,也就是实质,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使用的手段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3.涉及到的企业部门有:生产部、经营部、设计部、制造部、管理部等职能部门。

      4.三层决策系统: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级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

      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三、企业信息化的外延

      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四、企业信息化的分类

      信息化可分为:城市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应用深度等。

      按所处行业分:制造业的信息化、商业的信息化、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等。

      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离散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型企业的信息化。

      五、企业信息化的层次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层次问题,根据企业信息化的不同集成度,可将企业的信息化分为:1.单元技术;2.技术部门集成;3.企业内部集成;4.动态联盟集成;

      或者分为:1.数据集成;2.知识集成;3.人的集成

      六、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一)宏观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2.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3.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5.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6.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7.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观上,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

      2.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井井有条;

      3.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

      4.降低企业的库存,节约占用资金,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5.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和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并可及时的获取客户需求,实现按订单生产;

      6.加速资金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资金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

      7.加速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8.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应用;

      (三)微观上,企业信息化对使用人员的意义

      1.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用计算机实现繁杂、重复的简单体力劳动,从而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

      2.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

      七、什么是信息孤岛

      明白了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之后,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信息孤岛,以及,造成信息孤岛的原因是什么。

      信息孤岛,是指管理系统之间在功能上不能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也不能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

    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是什么人的问题,也不是中国信息化特有的情况,信息孤岛的类型有很多,不仅企业内各环节存在着信息孤岛,企业间也存在信息孤岛。

      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动力。由于管理职能划分和组织的细化,导致信息系统围绕着不同的管理阶段和管理职能来展开,如采购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财务系统等,这些系统常常将一些完整的业务链划分成一个个管理单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系统开发的时间落差、开发队伍的经验和从事的服务范围限制、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的不统一,以及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缺失,使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集成性成为问题。一些“弊端”正迅速展露出来,其中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将企业陷在信息难以全面流通的“信息孤岛”之间。

      “信息孤岛”问题不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消失,随着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及企业门户(Enlerprwe Portal)等多种应用系统的引入,反而激化了企业“信息孤岛”问题。

      “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和不易解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

      不论是企业信息化,还是政务信息化,都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从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围绕一项项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企业由于迫求“实用快上”的目标而导致“信息孤岛“不断产生。

      (2)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企业和政府部门中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认识误区。愿意在设备硬件和网络构筑上肯花大钱,甚至成了“追新族”,经常更换网络设备而造成很大的浪费,却不用心去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信息孤岛”问题熟视无睹,使其长期存在而得不到解决。

      (3)传统观

      信息化是后工业化,是在大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在实现工业化之前搞信息化,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需要思想先行。小农经济的落后思想阻碍了工业化,更阻碍了信息化。改变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不要将自己所获取、所掌握的信息当作个人利益和权威的一部分,在不同单位或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小农经济的部门封闭、信息私有的狭隘观念,只会使人不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甚至想方设法巩固“信息孤岛”的存在。

      “信息孤岛”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让“信息孤岛”的问题蔓延而不去解决,还让新的“信息孤岛”继续出现。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通信网络、计算机选型和建设网站等问题,而是如何将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的“孤岛式”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流通和共享。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