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指出,竞争激烈的电子消费品根本不存在饥饿营销,真正的原因是市场预测计划不准、供应链反应慢。与国际公司相比,国产手机的供应链管理短板十分明显,甚至很多就没有管理。
2011-2014年,由小米开创的互联网手机带动了整个国产手机品质、知名度、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但如今,互联网手机后继乏力了。
这种以超高性价比产品为战略、以互联网营销为核心的思路,逼迫国产手机厂商走出了过去低质低价的机海战术,并纷纷学习小米。但如今,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被完全吃透、模仿,并迅速普及到整个手机产业。而且,这种商业模式的短板也愈发明显,即这种模式更适用于千元机,并不适用于2500元以上档位的手机市场。
小米、魅族、锤子都用市场数据证明了这一点。2015年,小米因未能达到销售预期逐渐被媒体唱衰,2016年Q1,在国际分析机构IDC的市场报告中,小米又从前五名下滑至第七。
当互联网模式遭遇天花板之后,国产手机的下一个拐点是什么?2014年至今,华为,以及一度被互联网手机掩盖风头的OPPO、vivo挑起了国产手机的大梁,这些拥有十多年经验的手机厂商,携带着互联网公司所不具备的元器件供应、研发体系、质量管理、库存管理等能力。最近半年来,三家公司多次表示,这些手机制造业积累的经验使其厚积薄发。
诚然,这是他们区别于互联网手机的基因。但如果对比三星、苹果,这些厂商们依然有着明显的短板。
如何搞定顶级供应商?
2016年4月6日,华为在伦敦发布了新款高端旗舰机——P9,与德国老牌相机厂商徕卡的结盟成为最新突破。徕卡认证的双摄像头抢尽了风头,以至于有的消费者在进入华为体验店会要求“给我个徕卡的手机试试”。
不为人知的是,华为与徕卡的合作始于3年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亲自负责这个项目。2013年的华为刚刚确定了精品路线,发布了当时首款得到广泛好评的旗舰机——P6。
2010年之前,国产手机盘踞低端,普遍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平台,采购国产屏幕、电池、摄像头等产品组装手机,低质低价的印象深入人心。
此时,iPhone的问世让国产手机享受了智能手机的第一波红利。乔布斯让全世界知道了“手机应该做成这样”,给行业提供了模仿样板。更重要的是,苹果带领的智能手机潮淘汰了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这些传统的手机巨头。
其后两年间,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手机人才陆续涌入了包括小米、华为在内的国产手机阵营,他们成为国产手机崛起的支柱,这也是国产手机在品质、外观上迅速提升的直接原因。诸如LG、索尼、东芝、高通等欧美手机巨头御用的高端元器件,也随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没落而把目光投向中国厂商。小米就是在此期间搞定了与高通、夏普等顶级供应商的合作。
“但是,这种合作与他们跟苹果之间的合作有明显差距”,一位来自华为的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最牛的几百家器件商都只看三星、苹果的路标,然后产品进入苹果、三星之后,才会问‘华为你用不用’。从顶级供应商那里,最能感受大家的差距。”
为了解决此类差距,华为招募了元器件领域科学家,与顶级供应商频繁沟通,试图把华为的路标纳入到顶级供应商的研发路线中。“这些供应商在瞄准三星苹果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华为,这样华为可以稀释两家公司的影响力,还能拿到一定独享窗口。”该华为负责人告诉记者:“搞定一个元器件供应商,至少要3年时间,一年的技术验证、一年试生产、一年量产。”一如徕卡,华为用三年时间与徕卡敲定了独家合作。
“当然,只搞定器件也不够。每一款高端器件,比如摄像头、电池、触摸屏、指纹识别芯片、GPS,都需要专门的驱动程序,以及相应的软件优化算法,才能达到最优效果”,中科创达副总裁杨宇欣告诉记者:“这些软件算法的积累同样需要研发人员、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2-3年的时间,苹果、三星大部分算法都是自己团队做的,国内的厂商还刚开始积累。”上述华为人士也表示:“要在软件上突破,我们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中科创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Android手机软件提供商,为摄像头、WiFi、蓝牙、音频等元器件开发驱动程序、算法优化。2015年底,中科创达上市,其股价从33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220元。
从来没有饥饿营销
国产手机不仅要费尽周折地完善供应链,在供应链的整体管理上,其与苹果相比也有明显差距。
小米、锤子等手机经常登上供应链管理课堂的另类案例。小米的部分产品曾出现长时间的供不应求,一度被业内解读为“饥饿营销”;而锤子一度采购最先进的元器件,用最顶级的富士康代工,但付出了极低良率的代价。
“事实上,竞争激烈的电子消费品根本不存在饥饿营销。真正的原因是市场预测计划不准、供应链反应慢”,著名供应链管理领域专家刘宝红、柳荣均告诉记者:“与国际公司相比,国产手机的供应链管理短板十分明显,甚至很多就没有管理。”
刘宝红表示:“电子产品断货,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预测不准,更主要的是,对于潜在的情况没有准备应急预案,自然也没有可执行的方案。”刘宝红曾在美国半导体巨头从事供应链管理,他介绍:“苹果初期虽然也时不时断货,但解决问题也非常迅速。”
1997年,乔布斯从康柏挖来库克负责苹果的供应链,当时苹果的零部件、组装厂极为分散,而库克则关掉在美国和爱尔兰的生产设施、启用亚洲的合同制造商、建立JIT库存系统等,为iPod、iPhone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柳荣也告诉记者:“国产手机厂商的供应链管理方式无法支撑产能的迅速响应。”
“国内手机厂商几乎清一色采用成本管理的方式,最明显的指标就是‘周期降准率’,一个季度或者周期内价格必须降低多少个百分点,把供应商当成利益博弈对手。”柳荣表示,“因此,供应商没有利润去提高自己快速响应的能力。一个手机上千种物料,只要有几种不能响应,厂商就没办法临时提高产能,没有柔性供应能力。”
颇让柳荣尴尬的是,“每次讲一些供应链课程的时候,来的企业人士基本都是‘采购总监’,很少见到‘供应链总监’之类的职位,偶尔见到几个,做的也都是采购的那套询价、砍价的工作。”
库存是魔鬼
供应链管理短板引发的不只是“饥饿营销”,还有令人担心的库存。
目前,手机厂商库存周转效率最高的企业是苹果,按照(库存/销售成本)×360天的计算公式,过去几年间,苹果周转天数保持在5-6天。
在手机厂商中,2015年,三星库存周转天数为20.3天。此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公司在巅峰时期的库存周转天数也基本维持在20天左右,由此可见苹果的骇人效率。
但是,国产手机的库存天数均远高于此。根据华为财报,2015年,华为库存周转天数为94天,此前的2014年,华为周转天数为104天。
不过,该周转天数涵盖了电信设备、企业网络设备等库存周期较长的产品。记者查阅财报了解,2015年电信巨头爱立信库存周转天数为64天,企业网络公司思科的库存周转为28.6天,效率均高于华为。
事实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宝红、柳荣均表示:“华为已经是中国供应链体系做得最好的公司了。”早在1997年,华为就开始与IBM合作,启动ISC(集成供应链)管理改革,大幅提高了电信业务效率。2013年开始,华为消费者业务又通过蓝海变革项目,进行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推出ATO、STO供应管理模式。不过,华为仍然在终端业务的新年致辞中提到“ITO库存管理问题较大、风险高”。
“对比华为、苹果的周转天数,苹果的现金流转速度至少是华为的15倍”,柳荣介绍:“也就是说,同样利润率的情况下,苹果的盈利能力是华为的15倍。”2015年,华为利润率11%,苹果利润率22%,苹果的盈利能力是华为的30倍。
“机型越少,供应链体系就越简单,库存也越容易把控”,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告诉记者:“最开始,小米产品单一的时候,库存周转效率也非常高。但近两年,小米机型越来越多,库存肯定越来越长,风险也越高。”
事实上,2015年以来,国产手机厂商发布新品的节奏明显提速,而一款新机型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一位手机厂商人士说:“以前能卖4-5个月的产品,现在到3个月就会出现明显的库存,大家只能不断发新的机型去抢客户。”
该人士认为:“机型增加、供应商变多,而且国际市场也要投入物流、渠道,管理的瓶颈已经越来越明显。”
¥699.00
¥399.00
¥399.00
¥2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