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后期教程:如何制造影相胶片效果

    作者:课课家教育更新于: 2016-04-01 10:21:08

    想学设计?来看看大师是如何完成作品的?

      这篇ps调色教程教大家使用photoshop为照片制作胶片效果。本教程制作出来的照片效果还挺不错的,而且制作难度也不大,在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先来看看最终的效果图吧:

      图00

      图01

      前期拍摄

      其实作品片子的好坏,永远都离不开用心的前期。前期包括的东西有很多,像场景策划、人物安排、天气的计算等等,这些大家都不应该忽视。后期虽说功能强大,但也不应指望所有成败都由它而定,而且具强大后期功力的朋友相信也并不多,后期处理应体现在一个辅助的功能上。

      再就是类似这种贴近生活偏日系的片子,其实也不需要特别繁琐的后期。所以,想让自己的片子有理想效果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的拍好原片,一来可提高片子的成像质量,二来后期修的时候能省下不少的功夫。

      拍摄参数设置

      从第一步开始就往自己的预想色调去拍。我所要的效果就是淡淡蓝色调那种胶片味道,所以在色温这方面,自己有意地偏向冷色,具体做法就是把白平衡的K值调低,对比度我是调低了3档(仅作参考,视个人而定)。总之大家记住的就是,一切都应先围绕着你心目中的理想画面去做,在能做的基础上尽量能做到位。要后期也是要有符合条件的原片的,所以带着目的去拍摄,是非常来得有必要。

      快门:1/640秒

      光圈:F1.4

      焦距:50

      ISO:100

      曝光补偿:0.0

      闪光:无闪光

      前后效果图对比

      图02

      后期步骤一:

      在PS中打开图片后,先复制图层,在这复制的图层之上再做调整。人物的磨皮和一些大体的调整,如果你前期拍的好的话即可省去不少功夫。磨皮相关可以参考网络上其他教程,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就这张片子而言,就几乎未作任何的磨皮和液化处理。

      图03

      步骤二:

      原图颜色感觉偏淡,看到灰灰的图片自我感觉就不舒服,觉得加了色彩的照片,更能进一步激发我的调色欲。与此同时,看到更多的色彩细节后,能更方便对他们再做出调整。所以第一步做的就是先加饱和度,在原片的基础上加了23点的饱和,人物肤色和环境色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图04

      步骤三:

      接下来是曲线的部分,通过调整最左最右两个点来进一步降低对比,中间部分提少许亮度,让画面更加柔和,量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片子去定夺,视情况而定。

      图05

      接着再调整绿色曲线,高光部分加一些洋红色,好让画面中女孩的肤色更显白皙红润。

      图06

      步骤三:

      接着调整色彩平衡,在这里我主要调整的是中间调的部分,目的是为了让片子整体有一个从蓝到青的过渡效果。其实不做这一步,颜色也是比较好看的,这个就纯属个人喜好了,大家这点可以按照自己实际的片子而定。

      图07

      步骤四:

      调整可选颜色项。这一步的动作比较多,主要是对红、黄、蓝这些主要色的处理,下图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个人在调一些比较细的东西的时候,更多是靠自己的感觉去调整,没什么绝对的公式法则。说这个其实就是想表明,颜色怎么用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要分析原片和自己的动机是想表达什么,然后再调出适当的颜色。

      图08

      以下是一些数据参考:

      红色:青色-21洋红-32黄色+15黑色-1

      黄色:青色-79洋红+0黄色-31黑色-7

      青色:青色-38洋红+11黄色-17黑色+2

      蓝色:青色+16洋红-15黄色-47黑色+6

      中性色:青色-3洋红+2黄色+6黑色-3

      黑色:青色-1洋红+2黄色+6黑色+0

      步骤五:

      接下来是本次调色的最后一步,调整“亮度/对比度”,这一步非常简单,给画面增加一些空气的质感。

      图09

      以上就是本次调色的全部过程了,这就是最终成品的效果。最后还是不免俗的跟大家说一句,在此提供的方法仅仅是个人的一种思路,可以具备参考的价值和给你一些调色的方向,直接照搬到感觉大不同的片子里去,那肯定就不能是百试百灵了。不管如何,还是得自己去多尝试多感受,希望各位朋友都能轻松地调出自己喜欢的色调。

      图10

      就仅仅十步,我们就学会如何利用PHOTOSHOP处理胶片效果的方法了!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