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建筑设计中顶部的设计很会影响外部美观,一个好的顶部设计可以供绿化、休闲、欣赏等作用,本篇课课家就为大家提供些建筑设计学习的方法。
建筑顶部是建筑与天空的衔接,处于我们视线之上,似乎可望而不可及,但建筑顶部的形象对建筑具有特殊的造型及功能上的意义。
建筑顶部一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部位,对整个建筑的设计产生直接影响,许多人都以为顶部面向天,一般人都不容易看到,建筑物的顶部就可以稍微忽视,不是很重视,往往这种思想就错了。如今时代慢慢变化,土地也变得寸土尺金,建筑物的顶部也被好好的利用起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日本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早在90年代,日本的楼房绿化就十分普及,也因此而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由此可见,建筑的顶部需要认真重视起来。
建筑顶部传统设计:
传统建筑顶部和建筑的形体一样,通常由简单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现代建筑通过这些基本几何体的变异(变形、分裂、切削、放缩)和体块组合(并置、重复、对比、穿插、拼贴)以及综合运用,创造出丰富的形体。
新式建筑顶部设计:
技术上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高技派的屋顶形式。高技术派设计思路采用高技术,包括高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并将之暴露出来转化为建筑表现。其追求更大的跨度和更轻更灵活的围合界面,充分应用各种张力结构形式(主要有悬索结构、帐篷结构和充气结构),并通过玻璃纤维制品和半透明柔性化学材料等广泛组合予以实现。在高技派的手中,建筑顶部不再为静止的固定物,暴露结构的处理手法使之呈现出全新的特征。这些,在“巨蛋”、“鸟巢””等标志性建筑设计方案常常出现。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多样化,大众审美观念的更新,建筑顶部造型愈加丰富。高科技的薄壳、双曲面、充气张拉顶、悬索结构等新颖的结构形式以及大量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顶部造型,这都有赖设计师们的创新设计,和奇妙设想。
一般的建筑顶部都不被人所用,最常见的也只是在民用住宅的楼顶用来摆放种植一下绿色植物,但这样的利用率实在不高。在传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筑顶部逐渐地被赋予更多更新更实用的功能,其顶部空间得以更好的利用。
建筑顶部耸立于空,视野开阔,因而也常作为观景、餐饮、娱乐、会议休息场所。贝聿铭大师在其经典之作香港中银大厦中,顶部70层设计为一个大宴会厅——“七重厅”,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巨伟,引进阳光,引进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师的气魄,这是贝氏一贯的设计手法——结合阳光与空间。在国内,北京国际饭店顶部旋转餐厅设计与之颇有相似之处,就席而坐,品尝美酒佳肴之余,更可纵览天地,大气恢弘,境界自生。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一般的常用楼顶用法,既美观又实用,是一个新的突破。
高层建筑的顶部还常为设备机房、阁楼楼梯间、水箱间等公用设施空间,一些超高层建筑顶部甚至被建成直升机停机坪。立体化的布局,减少了建筑占地面积,便于设置更多的绿化、景观小品。近些年来在我国渐趋流行顶楼跃层式住宅,其丰富的分空间变化以及屋顶露台、空中花园布局直接催生了一个新概念:“空中别墅”。
如今,人们讲究生态,绿化,可持续,楼房的楼顶也是这样。
生态建筑也被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建筑应使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采光、通风,改善绿化手段等。生态建筑的顶部,一般侧重对能源主要是太阳能的利用,主动式日光调节遮阳系统、太阳能吸收器等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如德国柏林帝国大厦圆顶,贯穿其中心的是称为光雕塑的类似圆锥体的结构,其凹面既可如灯塔般分散光线,其表面带有角度的镜面还可将水平方向的自然光反射到主会场内。与此配合,可动式遮阳板可以随着太阳的变动而移动,避免了直射阳光的热度及晃眼的光线对室内的影响。在冬季及夏季的早上和傍晚,当太阳的位置较低时,遮阳板就被隐蔽起来,柔和的阳光射进室内,在地面上画出斑驳的花纹。帝国大厦的自然采光、通风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组合系统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之余,还可作为地区的发电装置,在政府机关集中的新街区向邻近建筑供电。生态屋顶还有向“原始状态”回归的趋势,基于立体绿化的考虑,有些建筑顶部为人工植被所覆盖,几乎与地面融为一体,这在欧洲及日本的公共建筑设施上尤多表现,如荷兰Delfut大学图书馆,其屋顶满布绿茵,俨然就是个小公园。这样的楼顶设计回归了大自然,巧妙运用大自然所赋予的,符合了生态、自然、可持续的发展。
楼顶设计的基本知识就是这样,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找室内设计视频教程学室内设计,上课课家教育,IT培训专家
下一篇:建筑设计中实用的工程常用公式
¥25.00
¥30.00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