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总结NAT技术原理与应用

    作者:课课家教育更新于: 2017-05-04 14:50:37

    软考,您想通过吗?一次通过才是硬道理

      今天和一起来聊聊“NAT技术原理与应用”,由于个人原因讲解的范围有限,但还是可以帮助大家不少的,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概述

      1.1简介

      1.1.1名词解释

      公有IP地址:也叫全局地址,是指合法的IP地址,它是由NIC(网络信息中心)或者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地址,对外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局部地址,是全球统一的可寻址的地址。

      私有IP地址:也叫内部地址,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因特网分配编号委员会(IANA)保留了3块IP地址做为私有IP地址: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16.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地址池:地址池是有一些外部地址(全球唯一的IP地址)组合而成,我们称这样的一个地址集合为地址池。在内部网络的数据包通过地址转换到达外部网络时,将会在地址池中选择某个IP地址作为数据包的源IP地址,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用户的外部地址,提高访问外部网络的能力。

      1.1.2关于NAT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Internet工程任务组)标准,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InternetProtocol)地址出现在Internet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地址(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如下图所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NAT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解决公网地址不足的问题。

     NAT技术原理与应用_NAT技术_互联网技术_网络工程师_课课家教育

      简单地说,NAT就是在局域网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而当内部节点要与外部网络进行通讯时,就在网关(可以理解为出口,打个比方就像院子的门一样)处,将内部地址替换成公用地址,从而在外部公网(internet)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共享Internet连接,这一功能很好地解决了公共IP地址紧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只申请一个合法IP地址,就把整个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这时,NAT屏蔽了内部网络,所有内部网计算机对于公共网络来说是不可见的,而内部网计算机用户通常不会意识到NAT的存在。如下图所示。这里提到的内部地址,是指在内部网络中分配给节点的私有IP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能被路由转发。

    这里提到的内部地址,是指在内部网络中分配给节点的私有IP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能被路由转发。

      NAT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ISDN路由器或者单独的NAT设备中。比如Cisco路由器中已经加入这一功能,网络管理员只需在路由器的IOS中设置NAT功能,就可以实现对内部网络的屏蔽。再比如防火墙将WEBServer的内部地址192.168.1.1映射为外部地址202.96.23.11,外部访问202.96.23.11地址实际上就是访问访问192.168.1.1。此外,对于资金有限的小型企业来说,现在通过软件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Windows98SE、Windows2000都包含了这一功能。

      NAT工作原理

      修改IP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或目的IP地址。主要目的是把RFC1918所提议的私有地址转变成在Internet上可路由的公有合法地址。对于某些有限的应用(如DNS、FTP等),它也可以修改IP数据包有效载荷中的地址。由于应用的复杂性,NAT目前支持的应用有限,当然,如果需要,完全可以针对新的应用做相应的开发工作。

      从配置了NAT技术的一台路由器上,把整个网络分成两部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NAT技术中有四个术语:

      内部本地地址----局域网内部主机的拥有的一个真实地址,一般来说是一个私有地址

      内部全局地址----对于外部网络来说,局域网内部主机所表现的IP地址。

      外部本地地址----外部网络主机的真实地址。

      外部全局地址----对于内部网络来说,外部网络主机所表现的IP地址。

      对于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配置NAT的路由器上形成了NAT转换表,这个转换表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配置NAT后,能形成正确的转换表,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算成功了。

      1.2分类

      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NAT)、动态地址NAT(Pooled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Port-LevelNAT)。

    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NAT)、动态地址NAT(Pooled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Port-LevelNAT)

      1.2.1静态NAT

      通过手动设置,使Internet客户进行的通信能够映射到某个特定的私有网络地址和端口。如果想让连接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能够使用某个私有网络上的服务器(如网站服务器)以及应用程序(如游戏),那么静态映射是必需的。静态映射不会从NAT转换表中删除。

      如果在NAT转换表中存在某个映射,那么NAT只是单向地从Internet向私有网络传送数据。这样,NAT就为连接到私有网络部分的计算机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护。但是,如果考虑到Internet的安全性,NAT就要配合全功能的防火墙一起使用。

      对于以上网络拓扑图,当内网主机10.1.1.1如果要与外网的主机201.0.0.11通信时,主机(IP:10.1.1.1)的数据包经过路由器时,路由器通过查找NATtable将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10.1.1.1)改成与之对应的全局IP地址(201.0.0.1),而目标IP地址201.0.0.11保持不变,这样,数据包就能到达201.0.0.11。而当主机HostB(IP:201.0.0.11)响应的数据包到达与内网相连接的路由器时,路由器同样查找NATtable,将IP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改成10.1.1.1,这样内网主机就能接收到外网主机发过来的数据包。在静态NAT方式中,内部的IP地址与公有IP地址是一种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机构能够申请到足够多的全局IP地址。

      1.2.2动态NAT

      动态地址NAT只是转换IP地址,它为每一个内部的IP地址分配一个临时的外部IP地址,主要应用于拨号,对于频繁的远程联接也可以采用动态NAT。当远程用户联接上之后,动态地址NAT就会分配给他一个IP地址,用户断开时,这个IP地址就会被释放而留待以后使用。

      动态NAT方式适合于当机构申请到的全局IP地址较少,而内部网络主机较多的情况。内网主机IP与全局IP地址是多对一的关系。当数据包进出内网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对IP数据包的处理与静态NAT的一样,只是NATtable表中的记录是动态的,若内网主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和外部网络通信,有关它的IP地址映射关系将会被删除,并且会把该全局IP地址分配给新的IP数据包使用,形成新的NATtable映射记录。

      1.2.3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AddressPortTranslation)则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后面。NAPT与动态地址NAT不同,它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端口号。

      NAPT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转换方式,它又包含两种转换方式:SNAT和DNAT。

      (1)源NAT(SourceNAT,SNAT):修改数据包的源地址。源NAT改变第一个数据包的来源地址,它永远会在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之前完成,数据包伪装就是一具SNAT的例子。

      (2)目的NAT(DestinationNAT,DNAT):修改数据包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NAT刚好与SNAT相反,它是改变第一个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如平衡负载、端口转发和透明代理就是属于DNAT。

      源NAT举例:对于以上网络拓扑图,内网的主机数量比较多,但是该组织只有一个合法的IP地址,当内网主机(10.1.1.3)往外发送数据包时,则需要修改数据包的IP地址和TCP/UDP端口号,例如将

      源IP:10.1.1.3

      源port:1493

      改成

      源IP:201.0.0.1

      源port:1492(注意:源端口号可以与原来的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当外网主机(201.0.0.11)响应内网主机(10.1.1.3)时,应将:

      目的IP:201.0.0.1

      目的port:1492

      改成

      目的IP:10.1.1.3

      目的port:1493

      这样,通过修改IP地址和端口的方法就可以使内网中所有的主机都能访问外网,此类NAT适用于组织或机构内只有一个合法的IP地址的情况,也是动态NAT的一种特例。

    这样,通过修改IP地址和端口的方法就可以使内网中所有的主机都能访问外网,此类NAT适用于组织或机构内只有一个合法的IP地址的情况,也是动态NAT的一种特例

      目的NAT举例:这种方式适用于内网的某些服务器需要为外网提供某些服务的情况。例如以上拓扑结构,内网服务器群(ip地址分别为:10.1.1.1,10.1.1.2,10.1.1.3等)需要为外网提供WEB服务,当外网主机HostB访问内网时,所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10.1.1.127,端口号为:80,当该数据包到达内网连接的路由器时,路由器查找NATtable,路由器通过修改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将外网的数据包平均发送到不同的主机上(10.1.1.1,10.1.1.2,10.1.1.3等),这样就实现了负载均衡。

      2NAT原理

      2.1地址转换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私有网主机和公共网主机通信的IP包经过NAT网关时,将IP包中的源IP或目的IP在私有IP和NAT的公共IP之间进行转换。

      如下图所示,NAT网关有2个网络端口,其中公共网络端口的IP地址是统一分配的公共IP,为202.20.65.5;私有网络端口的IP地址是保留地址为192.168.1.1。私有网中的主机192.168.1.2向公共网中的主机202.20.65.4发送了1个IP包(Dst=202.20.65.4,Src=192.168.1.2)。

    如下图所示,NAT网关有2个网络端口,其中公共网络端口的IP地址是统一分配的公共IP,为202.20.65.5;私有网络端口的IP地址是保留地址为192.168.1.1。私有网中的主机192.168.1.2向公共网中的主机202.20.65.4发送了1个IP包(Dst=202.20.65.4,Src=192.168.1.2)

      clip_image011当IP包经过NAT网关时,NATGateway会将IP包的源IP转换为NATGateway的公共IP并转发到公共网,此时IP包(Dst=202.20.65.4,Src=202.20.65.5)中已经不含任何私有网IP的信息。由于IP包的源IP已经被转换成NATGateway的公共IP,WebServer发出的响应IP包(Dst=202.20.65.5,Src=202.20.65.4)将被发送到NATGateway。

      这时,NATGateway会将IP包的目的IP转换成私有网中主机的IP,然后将IP包(Des=192.168.1.2,Src=202.20.65.4)转发到私有网。对于通信双方而言,这种地址的转换过程是完全透明的。转换示意图如下。

    这时,NATGateway会将IP包的目的IP转换成私有网中主机的IP,然后将IP包(Des=192.168.1.2,Src=202.20.65.4)转发到私有网。对于通信双方而言,这种地址的转换过程是完全透明的。转换示意图如下

      如果内网主机发出的请求包未经过NAT,那么当WebServer收到请求包,回复的响应包中的目的地址就是私有网络IP地址,在Internet上无法正确送达,导致连接失败。

      2.2连接跟踪

      在上述过程中,NATGateway在收到响应包后,就需要判断将数据包转发给谁。此时如果子网内仅有少量客户机,可以用静态NAT手工指定;但如果内网有多台客户机,并且各自访问不同网站,这时候就需要连接跟踪(connectiontrack)。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过程中,NATGateway在收到响应包后,就需要判断将数据包转发给谁。此时如果子网内仅有少量客户机,可以用静态NAT手工指定;但如果内网有多台客户机,并且各自访问不同网站,这时候就需要连接跟踪(connectiontrack)。如下图所示

      在NATGateway收到客户机发来的请求包后,做源地址转换,并且将该连接记录保存下来,当NATGateway收到服务器来的响应包后,查找TrackTable,确定转发目标,做目的地址转换,转发给客户机。

      2.3端口转换

      以上述客户机访问服务器为例,当仅有一台客户机访问服务器时,NATGateway只须更改数据包的源IP或目的IP即可正常通讯。但是如果ClientA和ClientB同时访问WebServer,那么当NATGateway收到响应包的时候,就无法判断将数据包转发给哪台客户机,如下图所示。

    以上述客户机访问服务器为例,当仅有一台客户机访问服务器时,NATGateway只须更改数据包的源IP或目的IP即可正常通讯。但是如果ClientA和ClientB同时访问WebServer,那么当NATGateway收到响应包的时候,就无法判断将数据包转发给哪台客户机,如下图所示

      clip_image017此时,NATGateway会在ConnectionTrack中加入端口信息加以区分。如果两客户机访问同一服务器的源端口不同,那么在TrackTable里加入端口信息即可区分,如果源端口正好相同,那么在实行SNAT和DNAT的同时对源端口也要做相应的转换,如下图所示。

    clip_image017此时,NATGateway会在ConnectionTrack中加入端口信息加以区分。如果两客户机访问同一服务器的源端口不同,那么在TrackTable里加入端口信息即可区分,如果源端口正好相同,那么在实行SNAT和DNAT的同时对源端口也要做相应的转换,如下图所示

      3应用

      NAT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数据包伪装、平衡负载、端口转发和透明代理。

      数据伪装:可以将内网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更改成统一的对外地址信息,不让内网主机直接暴露在因特网上,保证内网主机的安全。同时,该功能也常用来实现共享上网。例如,内网主机访问外网时,为了隐藏内网拓扑结构,使用全局地址替换私有地址。

      端口转发:当内网主机对外提供服务时,由于使用的是内部私有IP地址,外网无法直接访问。因此,需要在网关上进行端口转发,将特定服务的数据包转发给内网主机。例如公司小王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架设了一个Web网站,他的IP地址为192.168.0.5,使用默认端口80,现在他想让局域网外的用户也能直接访问他的Web站点。利用NAT即可很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59.120.89,那么为小王分配一个端口,例如81,即所有访问210.59.120.89:81的请求都自动转向192.168.0.5:80,而且这个过程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负载平衡:目的地址转换NAT可以重定向一些服务器的连接到其他随机选定的服务器。例如1.2.3所讲的目的NAT的例子。

      失效终结:目的地址转换NAT可以用来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如果一个系统有一台通过路由器访问的关键服务器,一旦路由器检测到该服务器当机,它可以使用目的地址转换NAT透明的把连接转移到一个备份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透明代理:例如自己架设的服务器空间不足,需要将某些链接指向存在另外一台服务器的空间;或者某台计算机上没有安装IIS服务,但是却想让网友访问该台计算机上的内容,这个时候利用IIS的Web站点重定向即可轻松的帮助我们搞定。

      4NAT的缺陷

      NAT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完美的,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新的应用层出不穷,此时NAT也暴露出了缺点。NAT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能处理嵌入式IP地址或端口

      NAT设备不能翻译那些嵌入到应用数据部分的IP地址或端口信息,它只能翻译那种正常位于IP首部中的地址信息和位于TCP/UDP首部中的端口信息,如下图,由于对方会使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嵌入的地址和端口进行通信,这样就可能产生连接故障,如果通信双方都是使用的公网IP,这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但如果那个嵌入式地址和端口是内网的,显然连接就不可能成攻,原因就如开篇所说的一样。MSNMessenger的部分功能就使用了这种方式来传递IP和端口信息,这样就导致了NAT设备后的客户端网络应用程序出现连接故障。

    原因就如开篇所说的一样。MSNMessenger的部分功能就使用了这种方式来传递IP和端口信息,这样就导致了NAT设备后的客户端网络应用程序出现连接故障。

      (2)不能从公网访问内部网络服务

      由于内网是私有IP,所以不能直接从公网访问内部网络服务,比如WEB服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建立静态映射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有一条静态映射,是把218.70.201.185:80与192.168.0.88:80映射起的,当公网用户要访问内部WEB服务器时,它就首先连接到218.70.201.185:80,然后NAT设备把请求传给192.168.0.88:80,192.168.0.88把响应返回NAT设备,再由NAT设备传给公网访问用户。

      (3)有一些应用程序虽然是用A端口发送数据的,但却要用B端口进行接收,不过NAT设备翻译时却不知道这一点,它仍然建立一条针对A端口的映射,结果对方响应的数据要传给B端口时,NAT设备却找不到相关映射条目而会丢弃数据包。

      (4)一些P2P应用在NAT后无法进行

      对于那些没有中间服务器的纯P2P应用(如电视会议,娱乐等)来说,如果大家都位于NAT设备之后,双方是无法建立连接的。因为没有中间服务器的中转,NAT设备后的P2P程序在NAT设备上是不会有映射条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不能向你发起一个连接的。现在已经有一种叫做P2PNAT穿越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5.结语

      NAT技术无可否认是在ipv4地址资源的短缺时候起到了缓解作用;在减少用户申请ISP服务的花费和提供比较完善的负载平衡功能等方面带来了不少好处。但是在ipv4地址在以后几年将会枯竭,NAT技术不能改变ip地址空间不足的本质。然而在安全机制上也潜在着威胁,在配置和管理上也是一个挑战。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资源的问题,ipv6才是最根本之路。在ipv4转换到ipv6的过程中,NAT技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其他的方案优势也非常明显。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么?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内容,可以登陆课课家教育平台,里面有全面的知识还有视频讲解。

课课家教育

未登录

1